天氣逐漸變冷 冷風呼呼地吹,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又來了。
流感傳染力很強,往往是一人得病,周遭的人跟著被感染。在美國每年約有2000多萬人罹患流感,其中因流感而喪命約有2萬人。
而台灣每年感染流感的人也超過百萬。
預防流感其實並不困難,除了好的生活作息、勤洗手、戴口罩方法外。這篇文章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就是免疫力。
如果你也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那一定要把這篇文章好好閱讀。
目錄
免疫力是什麼?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指的是由機體的免疫細胞抵抗外來侵襲,並且維護體內平衡的能力。
人體的免疫細胞能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這些異物泛指病毒、細菌等,在對抗過程中人體還會發出發炎信號。
詳細內容可以點選延伸閱讀,用輕鬆的方式了解有哪些免疫細胞。
增加免疫細胞並且活化它的營養素有很多。
醫學博士大橋俊夫在『腸道決定身體免疫力』著作中就有提到,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就在腸道,腸道內有人體7成的免疫細胞。
這些免疫細胞包含了巨噬細胞、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B細胞等。
並且以腸道黏膜為第一道防線、免疫細胞為第二道防線,維持著我們身體的健康平衡狀態。
因此要打造鑽石級的免疫力,顧好腸道養好菌是必要的。
顧好腸道,腸道好菌多多,不僅可以順利的分解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更可以幫助免疫系統健全、減少過敏、抗憂鬱、幫助大腦與神經系統的調控,更可以促進骨骼合成、讓皮膚氣色紅潤等好處。
所以,透過日常補充有益人體腸道健康的益生菌,是維持腸道菌相平衡的健康關鍵!
益生菌 打造鑽石免疫力!
很多民眾知道要補充益生菌來幫助腸道健康,但卻不知道如何讓這些好菌可以存活在腸道內,並且發揮最大作用。
是菌數越多越好嗎?還是該挑哪些菌種?
下面我將分享6個挑選重點及1個補充細節。
- 益生菌的有效性
- 挑選好鄰居的菌種
- 產品明確標示菌種
- 選擇成分不含糞腸球菌產品
- 挑選不添加 原味的益生菌產品
- 挑選添加 益菌生的產品
-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好?
#重點1. 益生菌的有效性
我知道很多益生菌的網路資訊都會標示要看菌數,而且菌數建議介於100億以上越多越好。
真的是這樣嗎?換個正確的方式來說,有效性更為重要。
食物吃進肚子後會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因此益生菌要能通過耐胃酸耐膽汁,
這樣的話益生菌才能真正抵達腸道,並有效的附著於腸道細胞上。
你知道你正在吃的益生菌菌株是否耐胃酸膽汁?
或者說菌種有包覆技術能讓好菌到達腸道嗎?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然你吃了百億數量的益生菌存活率1%,那樣效果是非常差的。
好的益生菌產品至少要有80%以上能通過胃酸及膽汁,才能確保它在腸道可以發揮正常功能。
#重點2. 挑選好鄰居的菌種
益生菌的菌種不是越多種越有效,換句話說,選擇能相輔相成的菌種
互相幫助彼此生長的菌種更為重要。
換個更好理解的方式,在挑選好的益生菌就是菌種是屬於團結合作型,團結力量大。
而且可以針對你想解決的是腸道問題、或是過敏反應來進行合適菌珠、菌種產品的挑選。
#重點3. 產品明確標示菌種
我覺得一個好的品牌共通的特點就是標示明確,
因此在益生菌產品包裝上,清楚說明產品所含益生菌的菌種、菌株等詳細信息我覺得是必要。
所以產品上要是沒有明確且詳細列出益生菌的菌種與菌珠信息,我會覺得『非常奇怪』,
因為在資訊發達的時期,公開透明還是比較能贏得大眾的信賴。
換個方式來說,不同的益生菌其實用途也會有所不同,
如果包裝都不標示,那就真的很難選擇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因此未明確標示的益生菌產品 建議不要購買。
在益生菌產品眾多怎麼挑呢?我會在選購時,以清楚標示菌株編號的益生菌品牌為優先考量。
因為菌珠比菌種來的更精準,可以說是菁英中的菁英,菌珠編號就像益生菌的身份證字號,
不同的身份證編號代表不同功效,選擇有編號的優秀菌珠,效果也會較為顯著。
#重點4. 選擇成分不含糞腸球菌產品
糞腸球菌目前並沒有被列為禁用,只是限制使用。
糞腸球菌的優點就是它比『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這些好菌的成本更低,拿來充數很好用 =”=
它為什麼會被使用在益生菌產品呢?
我在想主要還是消費心態的問題,大家想要菌數越多越好,
但好的益生菌是需要成本的,因此菌數超高價格卻很低的產品就要小心了。
#重點5. 挑選不添加 原味的益生菌產品
益生菌的味道與口感會直接影響到食用益生菌的意願,
因此在益生菌粉劑調味上,很多廠商會使用果糖、蔗糖、檸檬酸、化學果汁粉、食用色素、阿巴斯甜來調味,
調出各種口味的益生菌來滿足消費者的味蕾。
但這應該不是買益生菌產品的目的,因此消費者應該也要清楚補充益生菌是為了健康或是解決你所發生的困擾,而非益生菌好吃。
否則,會在補充益生菌過程中,吃進不少有害身體的添加劑。
#重點6. 挑選添加 益菌生的產品
簡單來說益菌生就是益生菌的食物,『益菌生』又常被稱為益生元、益生質或益生素,
它通常是一些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物質,如:膳食纖維、寡糖、菊糖…等。
你沒看錯就是膳食纖維….所以多吃蔬果還是很有好處的。
富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材如:黑豆、燕麥片、大麥片、五穀米、芭樂、紅豆、毛豆、無花果、香菇、杏鮑菇、玉米筍、紅蘿蔔、奇異果等。
常見的益菌生分為下列5種.
- 果寡糖
- 菊糖
- 乳果寡糖
- 異麥芽寡糖
- 木寡糖
益菌生是藉由不斷補給益生菌營養來幫助活化,換個方式理解就是幫助促進益生菌繁殖的營養素(便當)
進而促進益生菌在腸道內的生長和繁殖,維持腸道益菌的活力而促進腸道健康。
#補充細節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好?
這一點主要考量點還是益生菌的存活問題,益生菌要順利到達腸道定殖,就必須避開胃酸!
你也可以看自己使用的益生菌產品,所標示食用方法與時間。並且注意有無特殊包埋技術、耐酸菌種等。
有特殊包埋技術或是耐胃酸的益生菌產品,在餐前空腹、餐後或是睡前都可以。
相反的
沒有特殊包埋技術或是耐胃酸的益生菌產品,則建議在餐後食用。
你還在用價格來選擇益生菌嗎?
我自己使用的益生菌產品就是挑選益生菌中的菁英菌珠,
這些菌珠具有耐胃酸、膽汁的特色,確保90%以上可以順利到腸道,並附著於腸道上。
有想要了解是哪一種益生菌嗎?
你知道菌種、菌珠、菌屬有什麼差異嗎?
或是你有益生菌相關問題可以點擊下方按鈕。
總結
我覺得營養與健康的一貫風格,就是你必需和它們搏感情,想要均衡營養、想要健康的人生,就得自己負起責任。
營養素跟藥物不一樣的效果就是,它是預防性的,不是吃了可以快速見效,
所以你必須長期習慣性地攝取,臨時抱佛腳是看不到效果的。
國人普遍腸胃都會有問題,或許益生菌可以幫到你,達到調整體質維持腸道菌相的平衡。
這樣免疫力自然就不會因為太差而很常感冒生病。
另外如果有在吃抗生素藥物,很建議一定要補充益生菌,
因為抗生素的使用不僅會殺死腸道益生菌,同時還會降低嗜中性球的活性而削弱免疫力。
- 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記得在右側填入信箱,就能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內容,可以幫我拍手、留言並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想借你的30秒用google或FB登入,然後幫我拍手 Like 5次鼓勵。
點閱: 114
派熊
2020 年 11 月 15 日還好以前讀檢驗科 那些專業名詞都還懂,謝謝版主詳細提供這些資料,跟注意事項,讓我們更了解如何挑選益生菌
Gina
2020 年 11 月 15 日平常就有在吃益生菌
沒想到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
真的是學到了
小卷
2020 年 11 月 15 日哦哦,原來益生菌學問這麼多!
感謝你的分享!
Ian
2020 年 11 月 16 日那如果腸道吸收差的人,也有效果嗎?
我實在是天生易病體質,所以現在都乾脆不出門了哈哈
Allen
2020 年 11 月 23 日改善腸胃道調整體質是有效果的唷!不過還是得知道你所謂的吸收差的問題。
有需要可以透過關於我進一步詢問唷
馬克的足跡
2020 年 11 月 16 日看完也要開始吃益生菌了!!!!好好保持健康的身體~~
菈喜
2020 年 11 月 18 日好資訊
想請問一下版主
那有推薦的商品嗎,我都喝 LP33 或是義美無糖,
不知道覺得這些產品如何
Allen
2020 年 11 月 23 日義美無糖含有七種益生菌
嗜熱鏈球菌:將牛奶中的乳糖轉換為乳酸的作用,解決乳糖不耐問題。
保加利亞乳桿菌:主要是提高食物消化率、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
鼠李糖乳桿菌:可以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產生,但對於治療氣喘、一般過敏完全沒有療效,有效改善女性私密處感染
植物乳桿菌:改善氣喘相關的呼吸道過敏反應
嗜乳酸桿菌:夠將乳糖轉變為乳酸
雙歧桿菌:保持腸內細菌叢正常的平衡。可以預防腹瀉,並含有可刺激體內免疫機能,提高免疫力的物質。
副乾酪乳酸桿菌:又稱為LP菌,是乳桿菌屬中的一菌種,為台灣著名的益生菌,多用來治療過敏症狀
我覺得義美會比LP33來得好,但是如果是我選擇,我不會用優酪乳補充益生菌,因為這熱量太高。加上益生菌是長期補充才會有效果。
其實優酪乳補充會有盲點,你不知道它用的菌種編號或是菌珠編號,所以他有可能用效果很差的我們從標事上都不得而知
bodynewlife
2020 年 11 月 18 日好的菌株真的很重要 第一次學習到這麼多有關益生菌的知識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大推
Ian
2020 年 11 月 28 日以前吃益生菌都沒什麼效 以為是天生吸收不好的問題 原來還有這麼多學問在背後啊
長知識了,感謝版主整理資料
8do1
2020 年 12 月 4 日一直以為益生菌就一種呢,還有不同功效
Allen
2020 年 12 月 7 日益生菌對於調整體質有幫助,但最終還是回歸到,你想調整些什麼
就要選擇不同菌株與菌種唷